第349章 孙金炣异军突起,向海洋内外交困!(2/2)
一个质检科科长猛地让他主管一个三百人的厂子,孙北晨显出畏难情绪,“爸,撒出去那么多钱,万一赔了咋办?”
两个厂长一下被这个问题问住了,就是啊,赔了咋办,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孙金炣说道:“拿住承包权后,第一件事就是要欠款,咱厂要欠款的方案我给你带回来了,都是高加林写的,你照葫芦画瓢就行了。一千万的外欠账,哪怕要回二百万,你先把咱们投的钱洗出来,那还会赔?”
“洗钱?我可不会洗!”财务技巧对一个搞技术的来说就是隔座山。
关书海看着女婿一窍不通,宽慰道:“这个厂名义上是你来管,背后有我和你爸掌着舵,财务上的事由连中意操办,他是咱们自己人。”
孙金炣看着这个久在象牙塔里的儿子,一副不识稻菽的样子,“咱厂的东西照搬过去,严格按着办就行。对了,高加林还推荐了一个人,他们的厂的杨彦军,这个人是非常可靠的,只要你充分信任他,内部管理的事就不用操心。”
在老婆的鼓励下,孙北晨接受了爸爸和岳父的安排。
对于金钱和财富的追逐,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成为大多数人的奋斗主题,尤其是在厂矿的一些领导人,敏锐的捕捉到了国家层面的导向,开始对身边的资源蠢蠢欲动。
关书海和孙金炣,包括胡涌泉无一例外。那种干一辈子都不如干一年的思维,在他们大脑里生根开花。
在报名截止之前,孙北晨递上了自己的资料和资金。现在成了三足鼎立的趋势,胡涌泉没有料到孙金炣来这一手。得知这个消息,第一时间通知了向海洋。
向海洋这几天很生气,市商业局已经告知他向俊奇被人举报了,男女关系混乱,还有照片录音等物证,无权竞争神树厂的承包权。要是包祖亮拿下承包权,向俊奇也没有资格进厂当管理人员。
没有一个自己人在厂里,那个小麻包懂个锤子,眼下必须物色一个真正懂管理的人。胡涌泉一早提过可以过去,那都是客气话,只是对他表忠心。他还没有退休,神树厂又不是延州厂的分支,他没有合适的理由去主抓大局。
向海洋理不出一点儿头绪,这时信贷科的职员敲门进来,对他说拖拉机厂这个月连利息也还不了。
他一下头大了,这是经他手放出去的三千万贷款,毫无悬念的要成为坏账。三千万对于延州信用社来说可是一笔巨款,他听胡得娣说厂里的工人已经半个月没有见到厂长丁文龙了,有小道消息说丁文龙借着去外国考察的机会潜逃到巴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