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暖青寒 > 第一百七十一章 试菜的小心思

第一百七十一章 试菜的小心思(1/2)

目录

夏日的京师,如同一只巨大的蒸笼,浑浊的热风黏腻地贴在肌肤上,闷得人面无表情。

这般天气,几乎将京师的繁华都剥落下来,就连最爱热闹的京师贵人们也都意兴阑珊,各大铺子门庭冷落。

唯独摇光阁,风头更胜往日,依旧是纨绔勋贵们趋之若鹜的所在——

不仅有那位千金难睹真容的摇光姑娘,更有她即将示人的‘夏蕴江南四绝’引人遐思,尤其听闻,为迎此夏,阁内乾坤大改,造了一座清凉洞天,勾得无数人心痒难耐,花多少银子也要来体验。

摇光盛情邀了陆青与沈寒作这头一批的赏鉴者,不出意外,一同前来的,还有两位翩翩少年郎。

陆青与沈寒甫一走近,清凉气息便混合着绿意与水汽扑面而来,顿时将周身的黏腻闷热驱散了大半。

摇光阁一改春日的华丽,化作京师中一处水汽氤氲的清凉洞天。

厚重的锦缎门帘,换作一道奇巧的活水琉璃帘——

门廊暗槽中,活水如纤细瀑布泻下,叮叮咚咚地敲击在一排排半透明的浅碧色琉璃管上,发出清脆如玉磬相击的泠泠清响。

潺潺水幕既隔绝了暑气,亦为双眼与双耳带来双重清凉,二人未及入门,便觉一股清凉沁入心脾,浑身舒爽。

穿过琉璃水帘,便是两丛高大葱翠的凤尾竹,据说是耗费重金、不远千里从江南移栽而来,竹下特意搜罗了诸如白发藓、星星藓之类的珍稀苔藓,色泽明暗交错,令人恍如一步踏入江南丛林。

再匠心别运地于其间嵌入几个睡莲缸,数尾锦鲤在莲叶旁嬉游,平添几分生动凉意。

通往内阁的长廊,顶上以细竹条搭成“筛月”格栅,其上悬挂着葱茏的常春藤与吊兰,地面黑白鹅卵石铺就水流波纹,光影层层洒落,行走其间,宛若漫步竹影山林。

还未踏上青石台阶,早有青衣小童手持长柄铜勺,将浸有新鲜薄荷与白兰花的清水,一勺一勺轻轻洒在青石阶上,水珠溅落,带起阵阵幽凉甜香。

迈步而上,便觉得足下生香,行走间便将那浑浊粘稠的热气,彻底甩在了石阶下。

主厅内,原先厚重的书画已撤去,整面墙体裱糊一层月白杭细纱,纱上以淡墨写意笔法绘就无边莲塘,沈寒一眼便认出,那疏朗气韵,分明是苏州文大师的手笔。

灯盏暗藏于纱帘后,光线被层层过滤后尤为柔和朦胧,在厅内投下荷风四面、水波氤氲的虚渺光影。

让人叹为观止的,乃是大厅里这番景象。

大厅四角各置一尊釉色莹澈的龙泉青瓷大缸,缸内碧水盈盈,数尾锦鲤于碗莲间嬉游,生机盎然。

水面上方,凌空悬有一盏广口透明水晶盆,盆中垒砌巨冰,冰中封冻着整朵的莲花与莲蓬,自成一座微型冰山。随着冰山渐融,冻莲缓缓显现。

空中冰山的倒影在下方鱼缸中随波光涟漪,光影迷离,一虚一实,一生一寂,意境超然。此等巧思,确是阁主匠心独运,冠绝京师。

雅间的隔断,改用湘妃竹制成的镂空折叠屏风,屏风上绷的是极薄的苏绣纱,其上绣了“柳荫眠琴”、“桐荫乞巧”等夏景图样,内外观之,皆可成景。

陆青斜倚在竹节榻上,身后是天水碧冰蚕丝引枕,触手生凉。她微微倾身,凑近狻猊香炉轻嗅一口,“摇光姐姐,这香底子似是沉香,却另有一番清韵。”

摇光团扇轻摇,莞尔一笑,“妹妹好灵的鼻子。这是我新制的‘江南夏韵’,以沉香为底,窨入莲蕊、茉莉与新茶,气韵清幽,若有似无,正合消暑。”

“何止是香,”沈寒笑着望向观景台,“我瞧那边亭子,竟像是能自行降雨一般,也是新改制的吧?”

众人随她所指望去,摇光眸中光彩流转,如数家珍般解释,“那是我设计的‘自雨亭’。以青瓷水缸围合平台,缸内养荷鱼,引活水循环,再借隐藏机关将水引至亭顶,沿飞檐如雨帘落下,形成一圈清凉水幕。”

“坐在其中宴饮,便可体验‘水殿风来暗香满’的江南烟雨之趣。”

她笑意盈盈,“这可是京师独一份,稍后定要请二位妹妹一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