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魏武情史:暴君的曼陀罗 > 第34节 谎称闭关夜奔中山

第34节 谎称闭关夜奔中山(2/2)

目录

在龛前闭目打坐,直到透过门缝的光线从残阳变成了月色。塞北隆冬寒冷,连山间的鸟兽都没有一丝动静。月上中天,帝起身跳上神坛,用力推动“天平真君”的圣像,方砖间的空隙不断扩大,一遇到空气,贯通山体开凿的密道内砰然亮起了火光。悠然提起嘴角,踏着幽深的阶梯从容步入密道。。。。。。

腊月已至,镇守阴山六镇之一的中山王归心似箭,老早就以回封邑探家为由告了假。思念家中的妻儿老小,更惦记着那个被他偷桃换李的天香国色。

谁料一进家门就迎上了夫人冷冰冰的脸色,说那女子已被她送去了城中的尼姑庵出了家。拓跋辰憋了一肚子火,次日一大早就横冲直撞地出了家门,带着两名贴身随从跨马驰向城内仅存的一座庙宇。

因当朝天子在太延四年颁布了一道“勒令五十岁以下沙门还俗”的旨意,养和尚的寺庙大多都已废弃,唯独这尼姑庵的香火侥幸留存了下来。

即使如此,庵里也没有几个尼姑。见过住持师太,说明了来意,站在院落里足足等了半个时辰,那个一度被他惊为天人,冒着欺君掉脑袋的危险救下来的小美人才从禅房里扭扭捏捏地走了出来。

“您就是中山王?”雁落羽上下打量着对方,凄凉的眼中透出真挚的感激。

出乎意料,眼前的小女子并没有剃度。长发高高挽于头顶,一身素白的长袍,看上去不像是尼姑,更像是个女道士。

沮渠夫人深知她是天子寻觅的钦犯,在没弄清缘由之前万万不敢令其落发。虽然住在庵里,可她依旧是个钦犯,若了却三千烦恼丝成了方外之人,将来阻碍了天子依律治罪就不好了。

“多谢王爷救命之恩。落羽今生今世不知该如何报答。给您磕个头吧?”说着话人已伏跪在地,满怀诚意磕了个响头。

拓跋辰忙上前一步,伸手搀扶起对方,“本王向来直爽。自那日军营得见,对雁姑娘一见倾心。若蒙姑娘不弃,愿纳姑娘入府,携手百年,共享荣华富贵。”

落羽满心惶恐,赶忙推辞道,“不不不!这可使不得。落羽并非清清白白的女孩子,根本就配不上王爷。多谢您一番美意,我只希望能一辈子待在这庙里,恳请王爷准许我落发修行。”

***************

*服饰联想*

唐结束了魏晋南北朝和隋的分裂状态,建立了统一的国家。服饰最明显的特点是双轨制。在祭祀场面穿汉人的传统衣服,常服是胡服,即鲜卑装。

日本自古坟时代(相当于我国的魏晋南北朝),服饰就开始受到华服的影响,平安时代(相当于唐末宋初)更盛。参看壁画,鲜卑装的款式与裁剪多少能从日本贵族的古典圆领装上找到些踪迹。(不妨参考下《一休》里的将军,或者《阴阳师》)

《礼记》载,天子服装因季节不同而颜色不同,按季节的阴阳五行,分为青、赤、黄、白、黑五色。诸色各有深义,德(紫)、仁(青)、礼(赤)、信(黄)、义(白)、智(黑)。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