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外话】草间弥生*耽美*虐(2/2)
**本身是大和民族亡命遗族的气质,是那个民族的一种文化精髓,中日两国历史、地域文化背景差异很大,用国人的思维不易接受,也无法拷贝(最可悲的是我们丢了核,把膜捡了回来,只剩下残酷而h的bl)。
中华是个容易忘记痛苦和忽略痛苦的民族,这在某些时候是优势,能放下,能忘记,人才会活得快乐,生生不息。
看文也是一样,绝大多数中国人不接受“沉船”。我们重视阳光和希望。
因而,荼蘼从不写悲剧。
《禁奴》依旧是四不像,在某个阶段很恶搞,在某个阶段会很**。虐得很唯美,也很彻底;中间也会爱得很唯美,幸福得很彻底;笑声与整体基调并不矛盾,没有笑过,我们怎能懂得眼泪?故事最终将以死亡的最高形式结束一世的罪孽,惨烈,好在还有来世。
中国人从前是不是也有**气质?荼蘼以为,应该是。
荼蘼反复强调“悲”,从印度算起,泰国,柬埔寨,缅甸,老挝,日本,乃至整个东亚的文化核心就是一个“悲”。呵,仿佛都是佛教国家,结在一根藤上的n多个瓜,这就是东方文化的根源。
中国人最终克服“悲”的法宝,或许是道教的辨证,儒家的中庸,所以我们没有日本人那么轴,那么纠结。大乘佛教真正的发展是在中国,儒释道融合变通才有了博大精深的禅宗。日本人的佛教,源自中国的唐密,传入日本后发展为东密。注意,他们不是禅宗哦。
本文的女主最终要把借自印度的舶来品,与国产的高论融会贯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能悟出人间正道。所谓,禅密双修。
《禁奴》中的爱情正在慢慢升温,直到浓得化不开时,会从巅峰俯冲而下。
经历了幸福,才会贪婪幸福,一旦失去幸福,人性便开始倾斜。患病的疯子不疯了,那个因为失去所有而发狂的女人比疯子更像疯子。对于理智的人来说,崩溃是一种宣泄,一种享受,荼蘼要借本文痛痛快快地疯一次。
点击不太高,多半与滚动频率有关,投稿穿越文的人数实在是太庞大了。收藏还不错。至少比《好人》在同一进度时的点数高一点。落笔重要的是体验和尝试,一旦投入进去,也就不太在乎点击了。
最后,还是希望亲们慷慨地砸票,反正不收人民币,大家也不必吝惜。看见票和收藏增长荼蘼会很高兴,至少说明,还有不少亲在关注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