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偷欢仙子乘风归去(2/2)
心里忽然间空落落的,哭不出来,也想不起那奴儿的样子。轻薄的屏风宛如隔世的青雾,笼罩着奈何桥下凄迷的烟水。
世人心中之垢,一为物欲,一为知求。无欲无求,则心中坦然;心中坦然,则动静自然;动静自然,则心无牵挂,于是乎当卧则卧,当起则起,当行则行,当止则止,外物不能扰其心。求道之路,内外两除;得道之人,内外两忘。内者,心也;外者,物也。
他内不能忘情爱,外不能忘江山,修的什么道?求的什么仙?
视线的焦距散在玄关处的琉璃照壁上,出窍的灵魂在三途河畔徘徊。终极的静默,来自地狱的风儿吹拂着红得几近燃烧的花海。
幻影一闪而过,“ichelle!”脱口而出。赫然惊醒,他在叫谁?
长长吐出凝在胸口的怨气,眼中一轮黯淡的光华闪过,失魂落魄地开了口:“没了?何时?”
“卯时三刻。”不知为什么会在竭力掩饰的隐痛中糅杂着几分幸灾乐祸。活着,他注定得不到;死了,没人能得到她了。。。。。。
阴暗吗?
他宗爱是宦官啊。别人捧着饭碗,他只能在一边恭顺的看着,他很高兴看到对方的饭碗掉在地上。宦官就是宦官,原本就没有男人的气量。
拓跋焘将森冷的目光移向孟大兴,布满血丝的狼眼似寒潭深不见底,隐隐投射出慑人的杀机:“欺君。。。。。。罪该万死!”
孟太医脸色煞白,恰似堕入地狱的恶鬼。对着神色狰狞的阎王老子磕头如捣蒜。全体投地,惊慌失措地大喊,“万岁饶命,微臣冤枉!微臣冤枉啊!寅时切脉,书女病情虽重,实未及生死大限。臣前脚刚走,后脚就没了?求万岁查明,即便是死,也容臣死个明白!”
宗爱侧目而望,小心试探:“孟太医是说,书女乃遭人所害?”
“正是。臣请万岁下旨验尸!臣以一家老小的性命做保,崩漏之症绝非书女的死因!”心中愤愤不平,认定是德妃暗做手脚。小产后的崩漏染邪之症,原非什么大不了的病,之所以久治不愈乃是他鬼迷心窍,为了讨好献媚在处方时稍稍花了点心思。
德妃当初授意他尽量将书女的病症拖得久些,对方便可乘机夺回万岁的宠幸。一拖二十几日,唯恐再延误下去会一发不可收拾。书女若真有个三长两短,他得陪上一家老小的性命。
日前,他于私下里见过德妃,恳请对方体谅他的苦处。
然而最是阴毒妇人心!
对方大概是怕书女一旦痊愈便会再承龙宠,索性痛下杀手;还故意将他这从犯蒙在谷里,妄图借万岁盛怒之机将证据消灭得干干净净。
怎奈人算不如天算,宗爱的一通黄老之说使得万岁爷火气锐减。不是他姓孟的发疯乱咬,高妃不仁,就休怪他不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