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魏武情史:暴君的曼陀罗 > 第163章 你的世界我的掌心

第163章 你的世界我的掌心(2/2)

目录

忽然照见了自身的执着。

佛说:不可说。这一年半载,荼蘼却一直在说。

近日,发奋精进。禅定而生慧,豁然顿悟,发现自己被“度化之心”所累,常常陷入无端的焦虑与矛盾。

其一,为了平衡发文的速度与点击推荐数量而苦恼。既然不求v,多少点又能怎么样呢?干脆写到结局一气发完。说到底是希望拖久一点,有幸碰到更多的读者,说穿了依旧是对“度化心”的贪执。

其二,自发文一路始终不曾中断更新,是怕丢掉老读者,也怕有新读者错过。依旧贪执于“度化”。

其三,原以为诸生能轻易被真挚与良善打动,怎奈网站改版后读者总体年龄组成偏小,涉世尚浅,心智未开,很难理解荼蘼在说什么。亦或机缘未到,福报不及,凡事自有定数,不可强求。

坦白的说,签约时站还未收费,几家来找,决定签本站是因为觉得这里有属于荼蘼的读者群。男女不分版,老少不分版是荼蘼最乐于看到的事,如今,连古韵和穿越都分版了。常常困惑,不知道稿件该投哪一栏。荼蘼的笔尖纵横太宽,极不适应类别的限制。碰到“**”词汇又会为措辞困惑。渐渐开始厌倦在困惑中度过。

渴望破执消业,却又被众亲们两年来的深情厚谊所累,不忍洒脱离去。说来惭愧,荼蘼本欲教人戒持,无形之中却陷入了执情,贪欲的轮回。

文殊菩萨引路,终于悟出佛为什么让自己端坐龛上,却一字不说。龛上的貌似神像,实则“教具”。菩萨或仗剑,或持莲,一笑拈花已说明了一切。心智圆熟,有善缘慧根的众生一点即通,福报浅薄的擂而不醒。苦恼于度化的善行,本身就是一种轻慢,一种执着。迫切地想要归于沉寂,独修禅定,安享天伦。

困惑,真的有人在为这篇文苦等吗?道理太深,感悟太多,看门道的人或有所得,看热闹的人会不会觉得挺矫情的?

索性借着这部没有太多读者,偏重于自身修悟的文,人间蒸发了。大家也不必终日被荼蘼折磨苦等了,若真的喜欢或清净修行,就安心收藏吧,数月后回来,一口气看完全文。

荼蘼说到做到,绝不妄语!

之所以说“数月”,原因在于自身也不确定此文究竟还有多少章,总之很长。包括现代部分的后续,目前的章节差不多进展了全文的四分之一。每天短短两三个镜头实在太折磨人了。浪费大家的宝贵时间不说,阅读时若是缺乏连贯性,基本上就一盘散沙,不知所云。

《禁奴》之后,若有缘,大家还会看到出自这颗莲心的文,隐约还能发现荼蘼固有的痕迹。

数九归一,是涅槃的时候了——

然而必须肯定,没有时近两年的执着创作,没有众位亲们的支持,就没有荼蘼今日的菩提善果。

佛说:执着为善,一心向善,是根性不足的众生最简单的修行。就像痴愚的荼蘼,执着造业而不自知。然而,造善业得善果,机缘一到,心自解脱。

成书九册,如轮回九世,方照见本性中第一朵莲。莲是百花中唯一能花、果(藕)、种子(莲子)并存的。象征我佛“法身、报身、应身”“三身”同驻。

其姿挺展,日艳且鲜;其貌熙怡,傲然独立;

其根如玉,不着诸色;其茎虚空,不见五蕴;

其叶如碧,清自中生;其丝如缕,绵延不断;

其花庄重,香馥长远;不枝不蔓,无挂无碍;

更喜莲子,苦心如佛;谆谆教人,往生净土。

佛不是超乎现实世界之外的创世主。佛陀是史上真实存在过的异域王子。他放弃了奢华富贵参悟生命的真谛,最终找到了彻底断除痛苦的解脱之法。

荼蘼的文带给萍水相逢的亲们一缕浅浅的佛缘,或许也曾使得亲有幸跨入寺庙的门槛。以上九篇主要是“四梵行”慈、悲、喜、舍的善心修持,《禁奴》欲正佛心,浅涉佛智。

荼蘼接下来的人生就是翻翻诸菩萨的心得,学习各种菩提智。当然,读经是一方面,最重要的还是禅悟。

临别,赠文殊菩萨的金玉良言,荼蘼近日因它而霍然开朗:

**就是一种虚空的苦痛——由它虚空

欲念就是一种不息的失控——由它失控

活在念念之中不思境况——由它虚空

活着就是活在三千大千世界,悬空的钟

悟着是众生可得的智慧——悟空的空

悟着是什么都不懂的智慧——什么不懂

活着就是不可思议的敬礼,无声之中

罪是抹入不必不羁的放纵,抹顶之中

独具慧根修身可得到的智慧——净心的灯

独具善心福德的所种——幸福深深

不限时,随心意,庄严时,无心意。。。。。。

(有疑问,可以在qq群里留言。荼蘼有空会去找大家聊天。)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