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魏武情史:暴君的曼陀罗 > 闲话西游

闲话西游(2/2)

目录

此番再看,感悟颇深。一个“肉眼凡胎”概括了唐僧作为“人”的基本特质。为什么是“白骨精”而不是别的精呢?

想到密宗佛头顶的骷髅冠,代表五佛五智,分别降服人性中的贪嗔痴慢疑。唐僧只有经过这一劫,才会检讨自省。说白了是克制自己的心魔——

贪,贪图正果。

嗔,赶走悟空。

痴,人魔不分。

慢,自以为善。

疑,三番两次。

6,顺便想起《西游中》关于骷髅还有一处值得一提。沙和尚被观音菩萨降伏,情愿皈依正果,主动讲道:“我在此间吃人无数,向来有几次取经人来,都被我吃了。凡吃的人头,抛落流沙,竟沉水底。这个水,鹅毛也不能浮。惟有九个取经人的骷髅,浮在水面,再不能沉。我以为异物,将索儿穿在一处,闲时拿来玩耍。”

按《大唐三藏取经诗话》的说法,沙僧的原型深沙脖子上那串骷髅是三藏法师的前身,据说唐僧曾两度被深沙神吃掉。在元人《西游记》杂剧中,深沙已变成沙和尚,他脖项上挂着九个骷髅头,据说唐僧“九世为僧”,被沙和尚吃了九遭。

所以,沙和尚项上的骷髅,不是普通的骷髅,是得道高僧的头骨。在佛教密宗中,金刚、明王、护法神等神佛造像大都有骷髅装饰品。例如,怖畏金刚身佩50颗鲜人头,遍体挂人骨珠串。据说佩戴人骨、骷髅一方面象征世事无常,另一方面象征战胜恶魔和死亡。

也正因为如此,沙僧皈依之后,遵照菩萨的指令,取下脖子上挂的九个骷髅,用绳子一穿,又把观音菩萨的红葫芦拴在当中,放在河里,骷髅和红葫芦立刻变成一只小船,将唐僧等人载过。

由此看来:心发渡世宏愿,菩萨上师引路,矢志不渝的修行,即是到达极乐彼岸的船阀。

(手术在所难免,小别数日吧,如见复更,说明俺还活着。)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