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淡云阁雨谋反定案(2/2)
万岁北征时,尚书刘洁暗中对亲近的人说:‘如果车驾回不来了,我等就拥立乐平王拓跋丕登基。’因其怀有另侍他主之心,就千方百计设法使我军吃败仗。假传诏令私改了万岁与诸将领约定在鹿浑谷会师的日期。致使诸将延期六日到达鹿浑谷,柔然王于是远遁,我军将士追之不及。回师时,途经沙漠,粮食已经吃完,人马死了很多。刘洁又借机派人扰乱军心,力劝万岁抛下军队自己轻装回京,幸而我主英明未曾接受小人之谏。
臣还查得,刘洁听说尚书右丞张嵩家藏有图谶,就问张嵩:‘谶书上说刘氏应该称王,承继国家大业,那里有我的姓名吗?’张嵩答:‘有姓无名。’此足见其属于追随乐平王策反之一干党羽。
南康公锹邻招认,浑水畔伽蓝寺地宫密道内皆策反之资,军饷兵刃无数,皆万岁亲眼所见。又有军中媚主之营妓,新春市井买凶行刺两案。人证物证俱在,臣以为足可定其谋反之罪。”
拓跋焘眉心骤敛,心里恨得咬牙切齿,外表上竭力保持着一贯的淡漠与镇定,“新春一始,万物生发,但恐唯逆天道,不宜大开杀戒。乐平王原是立国之功臣,又乃朕的兄弟,定罪一事尚需甚虑。刘洁、张嵩、锹邻结党谋反,原应诛其九族,今亦从宽,抄没家产,皆夷三族。还有那个江湖术士董道秀妖言惑众,着实可恨!腰斩弃市。”
“说起这‘妖’字,道秀何足挂齿?老臣听说了一件更妖佞的事。”
“哦?何事?”
“事关太子。。。。。。”话说一半,成心吊人胃口。
“太子如今已代朕掌管朝中大事,司徒大人要参太子?”
“圣躬康健,因何使太子代掌朝政?”
“自古英雄出少年。晃儿不小了,到了该替君父分忧的时候。早些经手,历练历练,继承大统只是早晚的事。”
“老臣闻听,数日前太子曾与一干武将齐聚安乐殿。貌似商榷实似逼宫。这娃儿才坐了几天朝堂便如此气焰嚣张,无视父子君臣大义坏断纲常,长此以往可怎么了得?古训曰:天无二日,国无二主。臣体谅万岁怜子之心,只恐为日后之乱埋下祸根。万岁比老臣更清楚,拓跋鲜卑比比皆是弑父篡位的不孝逆子!”
拓跋焘猛一攥拳,砰地拍案而起,“大胆崔浩!胆敢出言不逊,辱没我拓跋先祖?来人啊——”
“慢!容老臣讲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