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回:先见毒士起援军(2/2)
刘琮拍腿叫道:“哎呀,父亲和张将军此去必败无疑,和先生怎么不拦住他们啊!”
贾诩有些意外的看着刘琮,一旁的邓芝皱眉头道:“二公子,怎见得景升公和张将军必败啊?”
刘琮道:“曹操虽败,但是大军骨架不坏,而且我军既然退守穰城,可见主力已经受了重创,曹操跟本就没有退走的必要,可是他却急急退军,险然是许昌有大事发生,要他马上回去处理,在这种情况下,他又怎么会不小心我们的追击呢。”
刘琮一边说一边偷眼看着贾诩,‘穰城之战’刘表几度津津提起,刘琮对这里的每一个变化都了如指掌,这些话正是贾诩对张绣和刘表二人说的,他当着贾诩的面说出来,就是要看看贾诩有什么反应。
贾诩惊怔的看着刘琮,暗自忖道:“人都说刘景升长子懦弱,次子纨绔,怎的这小子却能有这样的见的?”他干咳一声,故意宽解道:“二公子不必担心,曹军既然是急着撤走,那必不可能久战,所以张将军和景升公应该都没有什么危险。”
刘琮长叹一声,故意思索片刻,才道:“和先生,我父亲和张将军此次突袭,可以说是打草惊蛇,但是也让曹操不会再提防我们,不如我们尽起穰城之兵,加上我带来的人马,二次追袭,应该能打曹操一个措手不及。”
贾诩整个人都惊呆了,他自然看出曹操的布置,而且也有了等张绣他们回来之后,领兵再攻的想法,可是这话从刘琮口中说出来,却让他又惊又震,忖道:“这小娃娃年纪虽小,可是机变竟然不输于我了。”
想到这贾诩微微一笑,向着刘琮道:“全依二公子。”他这个人擅于藏拙,既然刘琮说出来了,他就不会再说一遍了。
黄忠有些犹疑的道:“二公子,此计当真可行吗?”刘琮笑道:“老将军放心,此计定然可行,刘琮心里懊悔没有早一点来,现在虽然可以取胜,但是对曹操并不能有什么实质性的伤害,不过看到贾诩恭谨的样子他还是觉得没有白来,若是能把贾诩留下,那赚得可就大了。
贾诩立即点兵出城,他早就准备好了,所以大军全不费时,眨眼工夫就出集结完必,刘琮看着大军,想了想道:“和先生,我们不如换一条路去追,同时通知父亲和张将军从正路再返回去,想来击败曹操的可能性会更大一些。”
贾诩苦笑一声,道:“和也想换一条路,可是我们西凉军在这里是客居,大路还行,若是走小路却是要迷失方向了。”
刘琮听了皱眉不语,他听刘表说过,这一战并未能尽取全功,就是因为镇威中郎将李通,临时出兵接应,张绣和刘表的兵力不足,只能看着曹操的后军败走,若是能找到这条道,直接插到曹操的后军,然后截断李通的道路,那定能一竟大功。
刘琮正在烦恼之间,一骑从后军,由张南陪着飞驰而至,那马上坐得是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一见刘琮,也不说话,先将一张狼皮捧了过去。
刘琮一愕,随后从身后的箭囊之中取出箭来道:“你就是这支箭的主人了?”寇封回礼道:“末将是樊城尉的外甥,奉了母舅之命,率三百马军,前来助战。”
刘琮微微一笑,道:“三百马军,只怕不能有什么大用吧。”寇封凛然道:“三百马军虽少,可是皆与封一般不畏一死,当可为二公子一战。”
刘琮笑而不答,他对这个日后刘备的干儿子也还是了解的,知道他勇烈刚毅,自然不会拒绝他参战,只是他还没等说话,邓芝突然道:“寇小将军,这里道路你都熟吗?”
寇封自得的道:“末将久在南阳,对这里的每一条路都很熟悉。”邓劳微微一笑,向着刘琮的道:“二公子,此天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