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回:初识兵戈名声扬(2/2)
夏侯廉眼看不是头,引着残兵败退,正好和和刘琮碰上,夏侯廉眼看刘琮不过是一个十几岁的孩子,生出一分轻视之意,大叫道:“小娃娃,还不让开!”说完轮槊就砸,刘琮怒吼一声,挥斧来迎砰的一声,夏侯廉的狼牙槊飞上半空,刘琮的手里的大斧跟着折断,这柄斧头被他挥得时间久了,不堪重负,终于寿终正寝了。
远远的黄忠看到刘琮的兵器断了,生怕他吃亏,放下刀就是一箭,箭正好射进夏侯廉的左脸颊然后从右脸颊穿了出来,夏侯廉疼得抱着脸闷叫,声音都发不出来了,刘琮用手里的斧杆一下把他扫下马去,王岳带着亲兵杀到,上去把夏侯廉给拿住了,随后王越苦着脸的叫道:“二公子,你若是再这样冲下去,我们这些亲军都要被斩了!”
军中有律,亲兵不护主帅;当斩,可是刘琮的紫翼豹太快,王岳他们根本就追不上,若不是夏侯廉拦了这么一下,他们还追不到呢。
刘琮眼看刘表、张绣、贾诩三人杀到,便不再向前了,把手里的曹彬也交给王岳,笑道:“好了,我不冲了,你也不要叫屈了。”说完看着曹军的败退的方向暗自痛悔,没能抓住于禁,这让他心里很是失望。
刘表带着人马冲杀过来,一眼望到刘琮之后,把大军交给蔡瑁协同张绣追击,自己带着卫队到了刘琮的身前,看着一身泥汗的刘琮,不由得心疼的斥责道:“胡闹,你一个小孩子,跑到战场上来做什么?”他本来不想来二次追击,可是贾诩说了刘琮引军从小路追上来,他担心刘琮,这才不顾一切的带着人马来接应的。
刘琮这时重生之后第一次看到刘表,往昔刘表对他的爱护立时都涌上心头,千言万语,都哽在喉头无法诉说,含泪在马上一礼道:“孩儿不孝,让父亲忧心,罪该万死!”他说得是丢了荆州,可是刘表却以为他说得眼前,想到儿子小小年纪就敢上阵,自己去严历斥责,生怕伤了儿子的心,连忙安慰道:“什么罪该万死,你能上阵杀敌也不愧是我刘氏的子孙,我虽然责备你,但亦为你而喜。”
刘琮听了心里更不是滋味,眼泪在眼圈里打转,眼看就要落下来了,王岳在一旁打岔道:“主公,二公子一人独擒两员曹将,那些曹兵畏他如虎啊。”说着让人押了曹彬、夏侯廉过来,刘表看了一眼不由得惊咦一声,这两个人的实力他自然清楚,心中不信是刘琮擒得,但是嘴上仍然夸奖道:“我儿英武,已经远超为父了。”
刘琮望着曹军道:“父亲可下令我军不必追了。”刘表奇怪的道:“我军胜卷在握,为何不追啊?”
刘琮道:“曹操回军甚急,首战败了您和张将军之后,已经不再担心后军,所以后军并没有多少勇健的军卒,大都是一些老弱伤残,他听到后军再次遇袭之后,虽然派了夏侯廉来接应,但是在不明战况之下,他肯定不会留着大军等候后军,我想他这会应该已经是放弃了后军,向堵阳去和曹洪合兵了,只要进入堵阳,我们就是追上了也不能把他怎么样了。”
“二公子好远见啊!”贾诩从一旁催马而出,目光复杂的看着刘琮,刘表沉声道:“和先生,小儿所见……?”贾诩道:“二公子所见于诩相同,适才我已经劝张将军收兵了。”
话音未落,远处又是一阵喊杀声传来,刘表惊悸的叫道:“这又是哪里的传来的撕杀声?”
刘琮听了听道:“父亲,我料曹军在这一带的人马必有接应曹操的,所以留了一千军马挡路,看来他们是和曹军的接应打起来了,只是他们的兵力不多,时间一长,只怕有失,孩儿请令,带队去接应他们。‘
刘表摇头道:“我们大军都来了,哪里来要你去接应!”说完回头道:“韩晞,你率一只人马前去接应。”南阳别驾韩晞应令带着三千精兵向着刘琮他们来的那条岔路冲了过去。
贾诩此时对刘琮更加看重,搞不清他怎么会知道有人来接应曹军的。
留在原路的邓芝更是惊奇,本来他只道刘琮多虑,没想到前面战势正急,果然见一队曹军匆匆杀来,认军旗上却是南阳李通的字号,邓芝不由得惊异的得捋着短髯连声叫道:“这怎么可能啊!”一旁的张南没有这么多的想法,只想着立功,催马向着曹军冲去,只是和李通交手不过三合,被李通一枪刺在他的肩头,把他刺落马下。
邓芝醒悟,催马过来救下张南,和李通杀在了一起,邓芝兵少,于是只是缠着李通斗将,两个人杀了二十几个回合没分胜负,远处韩晞的人马杀来,李通不敢再战,催马而回,引着大军,以弓箭手压阵,徐徐而退,邓芝不过一千来人,不敢追击,只能看着他退走,等韩晞的大军杀到,李通早就去得远了,追都追不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