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河北义士(上)(2/2)
荀谌知荀攸之意便道:"公达今日你我各为其主叔侄之情且放到一边不提."
荀攸应声称是道:"叔父今袁本初已丧君臣之义已经尽到.如今冀州孤城被困城破之时难免会有玉石俱焚之事.我主赵子诚赵大将军聪明睿智宽厚仁义叔父何不早降!"
袁绍兵败身死的事在公孙瓒未曾引兵来犯之前荀谌便已知悉故此无心与公孙瓒纠缠稍尝败绩便退兵保守冀州.袁绍在世之日相待荀谌甚厚荀谌常感念其知遇之恩对袁绍可是忠心耿耿誓死效命.
听荀攸提起袁绍败亡之事荀谌心生悲凄满面哀伤的对荀攸道:"公达不必多言袁公虽去大公子尚在袁公待我恩厚如今只有尽心辅佐大公子报其厚恩于万一!"
荀攸道:"叔父忠义令人钦佩今袁氏败亡已成定局叔父大才亦无回天之力扭转颓势.袁谭无用之人早晚必为我主所破.大丈夫处世当识天时不可逆天行事.叔父如今妄图以一己之力对抗我主岂不谬哉!"
一番话说的头头是道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寻常人听了早就为之所动奈何荀家却没有几个寻常人荀谌为荀家子弟之中的翘楚为人处事自有他的原则岂会为荀攸言辞轻易所动!况且荀攸总是比荀谌低了一辈虽然年纪差相仿佛可在荀谌来说荀攸的话就不是那么有力了.荀谌对袁绍的忠心非比寻常荀攸这番话还不能令他动摇.当下对荀攸道:"公达言辞虽利我又岂能为之所动两军阵前兵戎相见多言无益."说罢背过身去不再理会荀攸.
荀攸远远看着荀谌的背影心中叹息一声一时无言.
赵云看了荀攸一眼眼神中暗含询问的意味荀攸却未知觉.赵云身为一军主帅也不是没有主见的人但以荀攸在赵信跟前的份量加上他的才智领军以来赵云自然不会凡事擅专有事多与荀攸商议.见荀攸尤自出神赵云低声唤道:"先生!"
荀攸神思被这一声叫唤给拉了回来转对赵云道:"什么?"
赵云道:"先生如今怎么办?"劝降不成当然只有挥兵攻城一途了赵云只不过白问一声听听荀攸的意思.
说荀攸有私心也不合适若荀谌真的听劝开城纳降赵军岂不轻易全取冀州免了刀兵之祸岂不为妙.其实荀攸对荀谌这个叔父的性格多少有点了解知道他不是轻易可以说服的.但荀攸以为在这等劣势之下袁绍又已身死荀谌应该没有道理再执着于对袁绍的愚忠.可荀谌却偏偏是个死脑筋不为亲情、言辞所动.
荀攸是何等样人赵云这么一说便知其意颔道:"挥兵攻城吧!"
赵云要的就是这一句话对荀攸道一声:"先生上马!"拨马率队走回本阵.把枪往城上一指一声令下兵马如潮往前涌去.
听见城下动静荀谌飞快的转过身来在一干军士的保护下探头察看赵军的阵列、队形.只见旌旗漫漫迎风款摆刀光粼粼迷乱人眼.其军容之整前所未见荀谌今日方知赵信何以能纵横天下平定四方兵锋所指无人可挡.侧头看了看身边的袁兵荀谌心底叹息不已比起城下的赵兵城上的这些袁兵给人家提鞋都不配.如果说荀谌先前还有一丝希望的话如今已经差不多彻底绝望了凭手头这一万兵马想要守住冀州城简直比登天还难!除非有奇迹出现.
双方从实力、气势各方面对比都不可同日而语.城内一方袁绍败亡的消息已人所共知这对士气的打击简直是难以估量的.先前荀谌瞒下了这个消息带着兵马退保冀州到了冀州之后却再也瞒不住了.于是乎这些人马一时都不知现在到底在为谁效力值不值得为他效力等等疑惑困扰着这些人.那时赵云兵马还未到来荀谌一看这样下去这一万人马就要散了说不定还会生兵变.几经察访荀谌终于知道症结所在忙传下令去父死子继身为袁氏之兵如今自当为大公子袁谭效命这样才勉强稳住人心.而城外的赵军呢这几个月来连连大胜简直不可一世.军中将士人人都盼望着上阵杀敌人人都想立功受赏战意昂然士气高涨.跟城内的袁军相比简直是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双方存在这样的差距以荀谌的才干就算坚守不出恐怕也守不了几日!
没有多久城外那条宽深的护城河就被赵军慢慢的填平.这对荀谌又是一个不小的打击本来还指望这条护城河挡住赵军一时的.
看着赵军一队队的往城下冲来荀谌一边调度军兵针对赵军接下来的攻势做好防守准备心里却有一种说不出、道不明的感想.
就城内兵马现在的士气谁肯出力大都是碍于军法才不得不出战.才不到半日的功夫冀州城就已经岌岌可危了若非高厚的城墙的保护冀州城当日就要被赵军拿下.
夜幕降临赵军终未能拿下冀州城退了回去.荀谌看着赵军退去松了一口气紧绷的心弦也松了开来.赵军虽已退去可荀谌却不敢下城去歇息生怕赵军会趁夜动攻势要是自己不在城头荀谌不知道到时会生什么事.